腦中風是國人常見的疾病之一,台灣地區的十大死因自民國56年起,腦中風位居第一;直到民國73年後才被惡性腫瘤取代,不過仍保持在第二名,佔全部死亡 人數18%左右,腦中風在65歲以上的老年人族群仍位居死因首位。
腦中風也是造成國人長期殘廢的主要原因, 統計顯示中風後大概15%會死亡,85%可以生存下來; 每年保守估計約有三萬「活下來」的中風病人需要進行復健,其中完全康復比率是15%;也就是每100位中風病人中,15人會死亡,15人完全康復,剩下超過一半的人則有輕重不等的後遺症,絕大數病人仍需要家人及社會國家成本的照顧,變成家庭與社會的沈重負擔。
面臨新世紀的到來,台灣社會已呈現高齡化的趨勢,可以預見身體、心理功能障礙的人口必會日益增加,與老年人息息相關的腦中風,不僅發病、死亡率偏高,後遺症也不少!加強防治之道,已經是刻不容緩。
腦部是體內耗氧及需要葡萄糖最多的器官之一,只要缺氧3分鐘,神經細胞就會受損;腦中血管阻塞或破裂導致的腦中風,則好發於老年人或具有危險因子的人。腦中風絕對不是意外,它其實是可以預防的!只要了解其危險因素,配合定期健康檢查及按時服藥、改變飲食習慣、適度運動、 規律生活型態、戒煙戒酒,就能防範腦中風的發生。
預防腦中風的建議
定期健康檢查
年滿40歲以上的成人,需每三年一次接受健康檢查; 而65歲以上老年人,則是需要每年一次健檢。
控制三高
1. 血壓
血壓要控制在140/90毫米汞柱以下;如果是糖尿病患者,則應控制在130/80毫米汞柱以下。一般民眾出現收縮壓在130-139毫米汞柱或舒張壓85-89毫米汞柱時,已是出現偏高的狀況,更需要警覺問題的出現。
• 飲食方面:建議以低鈉、低飽和脂肪、低膽固醇、高纖、高鉀的食物來源。
• 每天定時測量血壓及紀錄: 測量血壓前半小時請先坐下休息,血壓計使用方式建議擺在與心臟同高的位置;血壓計要定期每半年校正一次,就可以維持準確度。
• 高血壓患者請務必要配合規律服用降血壓藥物
2. 血糖
飯前血糖值應在105mg/dL 以下,飯後血糖則是140mg/dL 以下。
• 飲食控制:將醣類、蛋白質、脂肪均衡分配在三餐中,定時定量, 避免糖分、油脂、鹽分過高的食物選擇。
• 適當運動: 每週運動3-4次,每次至少30分鐘,可選擇慢跑、游泳、 騎腳踏車、打羽毛球、跳土風舞、打太極拳等。
3. 血脂質
控制總膽固醇在200mg/dL 以下,低密度膽固醇在120mg/dL 以 下,三酸甘油脂則是 150mg/dL 以下。
• 飲食控制:控制脂肪的攝取,多選用植物油 ( 如橄欖油、葵花油等 烹調用油);多攝取富含ω-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, 像是鮭魚、鮪魚、秋刀魚等;增加纖維質豐富的食物, 例如未加工的全榖類、豆類;多攝取蔬菜和水果,幫助 降低脂肪的吸收、增加膽酸排泄。
適度的運動
適度運動可幫助降低血壓、體重及血脂肪,增加血液中“好"的膽固醇 ( 高密度膽固醇 )、改善身體新陳代謝率,預防心臟及腦血管疾病。
• 運動類型:走路、體操、爬樓梯、爬山、游泳等。
• 運動原則:每星期至少運動三次,每次20~30 分鐘為宜,勿過度勞累。中老年人運動後的最大心跳次數為:(220-年齡) x70%。
良好飲食習慣
《美國臨床營養雜誌》整理分析14年內已發表有關鎂攝食量與發生腦中風機率的研究,追蹤25萬名來自美國、歐洲及亞洲的民眾,其中有6500人腦中風。 統計結果發現如果每人每日多攝取100毫克的鎂,可以降低腦中風的風險達9%。
目前各國建議鎂的攝食量平均值為每日300毫克,鎂主要存在於綠葉蔬菜、穀類、堅果類、蛋、魚、 肉、牛乳中,以穀物中的小米、燕麥、大麥、小麥和豆類的含量最為豐富。透過均衡飲食或是搭配營養補充品就可以攝取足夠的鎂,對於預防腦中風會有幫助。
戒菸
香菸中的尼古丁會加速動脈血管硬化,造成腦中風。一天抽十根以上的香菸可能會讓中風的機率增加一倍;戒煙5年後的中風可能性仍比同年齡不抽菸者高出一半。請趁早戒菸吧!
勿飲酒過量
每日不要超過60c.c.(烈 酒) 的飲酒量,長期酗酒易增加腦中風的危險。
保持情緒穩定
情緒不穩、緊張,會使血壓升高,找一些可以讓情緒平穩的方法,像是參與自己有興趣的事情,維持心平氣和等。
注意保暖
突然的天氣溫度改變會提高血管疾病的發生; 如果老年人有高血壓或心律不整的病史,就很容易在氣溫劇烈變化時引發腦中風。在天冷季節,請做好保暖、多量血壓、規則服藥。
除了以上的預防方式外,也請注意發生腦中風後黃金3小時內的治療是關鍵!務必在更短時間內迅速接受治療,才能有效減少中風所導致的神經功能障礙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