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冬是好發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季節隨著生活飲食習慣西化,高血壓、高血脂、糖尿病、抽菸等導致冠狀動脈心臟病危險因子的發生率也持續上升,如果出現類似心絞痛症狀時,請要儘速就醫。
根據英國醫學期刊研究指出,氣溫每降低攝氏1度,未來一個月罹患心肌梗塞的機會就會增加2%,而且在前兩週的危險性最高。為什麼氣溫一降低就會增加心血管的負擔?這是因為氣溫雖然只是一個壓力來源,但是人體仍需要適應外在環境的變化,在適應及調節的同時,就會增加體內「壓力賀爾蒙」,如腎上腺素及腎上腺皮質激素的物質。腎上腺素會使脈搏上升,動脈收縮;溫度變化也會增加血管收縮。如果本身就有血管狹窄、動脈硬化等問題,更會讓原本就存在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變成血栓,增加心肌梗塞、心律不整及中風等發作機率。建議45歲以上的男性,55歲以上的女性,一旦「變天」時就要特別注意。
1. 注意保暖
早晨是血壓變動最大的時間。在睡眠的過程中溫度會下降,剛起床的體溫最低,長時間躺著沒活動,肌肉容易出現僵硬。而冬天因為氣溫較為寒冷,血管會出現緊縮狀態,使血壓上升,起床後1小時是特別容易發生心肌梗塞的時間。
建議:醒來時不要立刻起身,先在被窩裡動一動;可以在床邊放件外套, 穿好再下床。從溫暖的室內到寒冷的室外時,也會使血壓升高,這是因為血管擴張導致熱量流失,身體會逐漸變冷。為了要避免體溫的流失,血管就會緊縮, 導致血壓上升。